山西化工

"中医院西化"面面观 

来源:山西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0

中医院西化"面面观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其简、便、验、廉的特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并成为我国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中医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发展传统医学”被写入《宪法》,全国各个县市基本都成立了中医院,中医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从诊所到医院的飞跃。但是,现在全国2800多所中医院办得如何?真像社会舆论近年来所说的“中医院都已西化了”吗?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中医院又应如何在保持特色和实现现代化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并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为此,记者近期走访了部分全国优秀院长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等单位的领导。2005.11.NO,多数中医院已经不姓“中”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一文开宗明义地写道:“目前全国有2800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是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可以说,目前多数中医院已经不姓‘中’了。”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的结果,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一观点。有关报告显示,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尤其是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得可怜。具体来说,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仅占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在逐年下降,统计显示,2003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0年的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04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分别为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1个多百分点;另有资料表明,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撰写该论文的科技部信息所贾谦研究员补充:“‘文革’以后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了,他们必须借助仪器才能诊断疾病,水平也有限,另一方面,中医院为了生本硼关洼存,大量购买西药和医疗设备,因为西药差价大,仪器收费高,医生创收、医院盈利都要靠它们,而中医药虽然简便验廉,但难以养活医院。”究其“西化”的原因,贾谦认为,首先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在作祟;其次是一些医疗法规制度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如《执业医师法》对西医的考试内容过多,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中医过多学习和使用西医的效果,而学徒出身和未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中医得不到行医的资格;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也极大地限制了体现中医特色的院内制剂的使用;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价格、评审等制度,也在许多层面上歧视、扭曲和限制了中医药。同时,中医药界也存在许多自身的不足,如丢失传统、自贬身价、模仿和屈就西医等。种种原因盘根错节,而且很多是政策层面上的制约,因此,不少中医哀叹:“中医院西化是不得已,是大势所趋。”中医收费项目多数赔本“中医院如何发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年来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医院的根基是‘中’,但说白了,看着、管着还是往‘西’那边跑,应该说这里边有个机制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指出。他介绍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近完成的一项政策研究课题:《中医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研究》。据对全国102所中医医院现在执行的国家公布的97项中医医疗项目价格的调查,在计算出了成本的54个项目中,有40项处于亏本状态,亏损项目达将近3/4。以针灸为例,规定收费4元,而其根据不同医院的成本计算,应收费几十甚至上百元,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有些人戏称‘几十年经验的针灸专家就是把病人扎成刺猬,也就收几块钱,还不如发廊女给人洗一次头挣得多!”我国各级医院现行的收费标准是《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共含有3966项服务项目,而中医仅占97项,即2.45%。中医所列入的收费项目已显粗放和不足,而定价的过低和“数十年如一日”,更使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医院长期处于亏本经营、无力发展的地步。“医院首先要能生存,能‘活’下去了才能谈得上发展。经济杠杆的制约使相当多的中医院不得不放弃中医特色和优势,而大量开展收费较高、见效益较快的现代医学检查、治疗和手术,或过度开展特需服务,以补偿中医服务的亏损。不能不承认,中医院的所谓‘西化’与此有直接关系。?吴刚认为,从当前社会发展、人民需求以及医院自身的实际出发,中医院应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虽然中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千百年来中医至多只有诊所,而没有医院,可办医院就必须24IJ',时应诊,能抢救危急重症,收治住院病人,这就需掌握西医的检查、诊断、手术、抢救等技术。否则,就不仅是病人认可不认可你中医院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法律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他介绍,目前大约有1/3的县级中医院连生存问题都没能解决好,一味要求它们只能发展价格低廉的中医,无论对事业发展还是病人需要,都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凡是发展好的中医院,一般都是中西医两手都强的医院,如广东省中医院、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江苏省中医院等。因此,他认为中医院应有多种发展模式,在姓“中”的基础上,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中西兼容,全面发展。社会需要中医站得更高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中医院的一面旗帜,它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国中医院学习的楷模。当记者请全国优秀院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谈谈对中医院西化以及中医院应如何发展的看法时,这位长于管理的院长有些犹豫:“我对其他中医院的情况并不清楚,很难站在全国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只能从本院这些年来所走过的路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来谈认识。”吕院长说:“当前中医院也像综合医院一样,每天面临大量疑难病人、危重病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是中医院就把这些病人推出去,而要接受并治好这些病人,这就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现在已经不再是光靠‘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了,病人也已不再满足于‘气滞血瘀、肝阳上亢’之类的诊断,他需要明白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以及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检查和治疗。因此,现在的中医院不仅检查、治疗设备要跟上,医生还要具备中、西两套医学技术。同时,现在的病人维权意识非常强,一旦、.11.NO.109耀测本刊关洼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闹上法庭的并不少见。而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认的只是西医的医疗常规和诊治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如果西医认为该做的检查没做、该用的西药没用,而只用了中医药,那出了问题医生和医院就难逃其咎。这一类的教训不能不记取。”他认为,当中医院院长的都热爱中医,也都希望能真正发挥出中医的优势,“学中医的谁想西化呢?实在是制约的因素太多。”比如,虽然现在全国已有2800多所中医院,但大部分是西医院(卫生院)翻牌子翻成中医院的,西医人数约占中医院医生的一半左右,自然驾轻就熟地倾向于以西医治疗。而且西医诊断、治疗效果明确,又说得清楚,病人也易于接受。但中医就不同了,要想成为一位名医不仅要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还需有一定的“悟性”。。尽管中医院的发展确实面临诸多困难,但吕院长认为也有很多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医药确有疗效,有些疗效还是现代医学所替代不了的,病人需要中医院,需要能治本的、毒副作用小的、针对自身的治疗,中医有自己的医疗市场;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三大战略之一的‘差异性’原则,即中医的独特性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中医院角逐市场的独特优势,抓住了‘差异性’无异是抓住了一张王牌。”引进西医不能替代中医吕院长在谈到中医院应如何发展2005.11.NO.时说:“我并不是讲大道理,中医院必须姓‘中’,中医院的长远发展只能靠发挥中医特色,不能急功近利,我院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但发挥特色并不等于排斥西医,中医不能包打天下,西医也不能,引进西医技术,是为在更高科学层面上发展中医,给发挥中医优势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只有正确认识中医特色的地位,才能在发展中医院的过程中选择有利于特色形成的战略。吕院长回忆,广东省中医院这所如今全国无人不晓的医院,当年也经历了困惑和迷茫期。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强调优质服务,合理收费,“这是医院发展初期具有‘短平快’作用的策略,不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也不用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要抓住这一时期尽快培植和形成自己的中医优势”。第二个阶段是突出中医特色,以技术优势取胜。吕院长强调,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有时效果不突出,但决不能马上否定和放弃,因为有可能不是中医药不行,而是使用中医药的医生对中医药的精髓掌握不够、运用不得法。要有耐心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形成中医药特色以及中医院发展的关键点去抓,一个病、一个病去研究,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去认真对待,逐渐形成医院的优势与特色。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高水平中医,在继承创新上下功夫。“只要中医疗效提高了,不愁没有病人,不愁医院不发展,决不能急功近利,丢了中医这一根本”。第三阶段是形成医院自身的文化,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使中医院的发展进入良性、惯性运行的轨道。“持之以恒,医院一定会得到回报的。”在谈到摆正突出中医特色和中医现代化关系问题时,吕院长反复强调两点:“引进现代科学不能替代中医;引进现代科学不能缩小中医的服务范围,而要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扩张和发展中医。”早在1998年,吕院长即率先在广东引进了最先进的心脏搭桥手术,全院职工都不理解。随着这一新技术吸引了大量病人,医院又紧跟着组织专家研究和开展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中医药治疗,解决了搭桥病人心脏供血不足、术后再灌注损伤、血管再堵塞以及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等现代医学所解决不了的难题。现在,该院心脏中心的技术水平已在广东省众多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病人,创造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像这样类似的例子在广东省中医院各个科室都司空见惯,“中医技术站在前沿,西医技术不让综合医院”。该院并未因现代医学技术的大量引进而冷落了中医,仅从日均使用中药饮片量5吨、日均门诊量1万余人这些数字,就可看出中医药在这家医院真正实现了在更高技术层次上的发展。难怪港、澳等地的西医也由衷钦佩:“我们掌握的只是一把剑,而你们是两把,必须承认你们的技术更全面。”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说实在的,我不赞成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讨论‘中医院为什么会西化’的问题,我赞成好好讨论一下中医本稠关洼黼霍测以及中医院应如何跟上需要实现中医现代化,这种讨论才会得到全国中医院院长的拥护,因为这才是中医院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为此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讨论‘中医院西化’我认为只会束缚院长的手脚,给本来就在政策的夹缝中左右为难的院长们施加更大的压力。”全国优秀院长、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一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的院长池明宇教授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不能否认中医自身的局限池院长打了个值得深思的比喻:“邓小平说‘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何区别问题不要争论,要顺其自然’,事实证明他的指示是正确的,我觉得这与你今天的问题有相同之处,何必让这些当前很难说的清楚的理论,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池院长还是在他的言谈中讲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曾领先和带动世界医学长达数千年之久,但这种优势在西方近代文明崛起之后逐渐缩小,许多项目由主导地位变为辅助地位,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理化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对于疾病的定位、定性、严重程度分析都越来越准确,以往中医领先的一些疾病在这些因素的比照下,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就拿我院常接触的血栓病来说吧,血栓堵在igJL了?堵了几处?严重程度如何?再高明的中医靠号脉、靠望闻问切也诊断不出来。对西医来说却很简单,一个检查就能明白究竟,而且,诊断清楚了才能指导临床治疗,是适合吃中药还是手术?是需要开颅还是介入?假如颅内出血量大还非要坚持以中药解决,就会造成病人生命无可挽回的损失。再说了,中医自身没有检验,没检验也就没有证据,而现在对医疗纠纷的法律规定是举证倒置,中医这一关就过不去。再说了,西医能够依据临床需要主动引进CT、核磁等现代科学技术,中医为何不能引进西医技术?我们何必为了突出中医特色而合近求远?”“但这些并不能抹煞中医的先进性,中医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特长。”池院长说。中医的整体观使它不像西医那样仅仅局限在某一疾病的某一个点上,而是时刻考虑到全身和疾病的。发展,对不认识的疾病也能通过辨证施治和提高全身抗病能力加以克服;同时,中药相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小、作用缓和与持久,这都是西医所欠缺的,而需要我们加以发扬的。拨款不足医院只能找米下锅“要说苦恼,我和全国其他中医院的院长们有着共同的苦恼,这就是政府的拨款不到位,中医的收费标准又低,我必须在保证医院发展的同时,保住这支技术队伍并发挥他们的积极睫,谈何容易啊!”池院长算道:医院600多职工一个月工资需100万,奖金50多万,一年就得1800万,再加上水电、人才培养、办公、日常消耗等必须的开支,一年至少要2400万元。而该院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只有23万多。“国家给卫生的拨款不到位,却要求医院一定要服务得到位,这符合因果关系吗?那个大窟窿怎么补?医疗、药品收费都是限死的,近期又要求‘四降一升’,现在是要降的都降了,让升的(医疗服务费)却因为怕影响病源而没敢升,当院长有多难!找米下锅有多难!”当记者问道医院中、西医收费各占多少时,池院长说:“没有分开算过,但可以这样说,搞中西医结合收入好于纯中医,搞西医又好于中西医结合。美国进口的抗血栓药一支就要1万多元,中药抗血栓一个月才100出头,各得多少批零差价一算即知!现在没人不知道中医收费太低,为什么很多中医医院的针灸病床撤了?因为医院月月、年年要为它倒贴!培养一名好的针灸师医院要花多少钱?有了好医生却赔钱,时间长了院长也只能忍痛撤啊!再说,中医没有检查项目,‘三个指头’有时往往代替了化验、影像学检查,诊疗费与西医一样是几块钱,人家能有积极性吗?再说也不合理啊!还有,中药制剂是中医院的特色,可以说没有自己制剂的中医院是没有希望的中医院,也发展不了中医的特色,但现在政策卡得太死,先要建符合GMP的制剂室,投资得一二百万,每种制剂还要花钱报批,这笔钱多数中医院难以承受啊!”池院长叹息。“我的特色别人没法克隆”中医院在如此处境下应如何发展?“在‘薄利多销’的同时,形成别家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池院长介.11.NO.109

上一篇:正确认识中医教育环境的“西化”与非主体专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