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化工

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宗教思想对高校的渗透 

来源:山西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7

宗教信仰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统一及民族的团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一方面宗教已成为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也利用宗教渗透企图“西化”中国,并将高校作为其重点。因此,高校自然成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从而挫败其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阴谋的重要阵地[3]。探讨高校如何应对宗教渗透,是当前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所谓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宗教组织或者打着宗教旗号的其他社会势力对我国实行的以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和稳定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宗教渗透的方式更加多样、手段更为隐蔽。

目前,境外势力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高校进行有目的的宗教渗透。

1.涉外人士利用特殊身份进行宗教渗透

高校的一些涉外人士如外籍教师、留学生等,通过学术讲座、讲课、“英语角”、学术文化交流、家庭聚会等活动,向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宣传宗教教义,进而发展其为宗教信徒。

2.以慈善的方式进行宗教渗透

外国宗教势力选择高校的贫困学生,给予困难学生经济上的支援,让学生感受到宗教所宣扬的“主的关怀”“上帝的福音”, 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感,打着“慈善”的幌子进行传教,先使学生对其教派产生好感与兴趣,进而发展其加入宗教小团体。

3.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宗教渗透

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势力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互联网等进行传教,并通过偷带和邮寄非法违禁的宗教书籍和音像制品供大学生传阅进行宗教渗透,更有甚者,在校园内散发传单,向学生宣传宗教,散布一些反科学的不良内容。

4.利用宗教节日或庆典进行宗教渗透

各种宗教节日和庆典,已经成为不少宗教组织大张旗鼓宣扬其宗教教义的“最佳时机”。热闹的庆典和活动在被商家进行商业利用和宣传的同时,也从大环境上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几年,正是通过参加宗教节日或庆典的活动,一些大学生成为了宗教信徒。

5.利用传教职业化进行宗教渗透

有的宗教组织派出传教人员,专门驻守在高校附近,或者在校园内租住房屋,将其传教工作职业化、长期化,并经常性地组织聚会开展宗教教义的学习。这样的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化、正规化,也更具危害性。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全球经济文化交流,都对高校师生接受新的信仰提供了途径,但同时也让敌对的宗教势力的渗透有机可乘,使高校成为了宗教思想渗透的“重灾区”。

(一)客观原因

1.全球范围经济文化的交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特别是东西方国家的竞争,从军事、经济、政治领域的竞争延伸到了思想和文化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在促进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让西方国家从思想层面,利用宗教无国界这一特征进行宗教渗透,并散布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东方进行新一轮的侵略。

2.高校的防范工作不到位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中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9号令规定了校内严禁进行传教及宗教聚会等活动。但是,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过多地尊重个性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缺乏对宗教渗透的正确态度和清醒认识,警惕性较差;同时,我国大部分高校未建立有效的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仅有一些分散的部门文件,且很多高校也仅限于校园内的监控工作,与校外相关部门合作不够,未能在实际意义上起到调动广大群众防范宗教渗透的积极性的作用。

(二)主观原因

1.对宗教的认识理想化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个别道德缺失现象,让不少学生在初步接触宗教时,容易被宗教教义中对“善”的追求所吸引,只看到宗教美好的一面,觉得宗教观念是现如今道德观念日益缺失的社会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斧正”力量,并希望借助宗教力量“净化”我们的社会。

上一篇:教材西化问题之我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